今天是: |
|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后来有清朝贾存仁改名为《弟子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蒙学教材,是启蒙修真的典范读物。读《弟子规》,可以让我们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见识,从经典的国学启蒙中得到启迪,增长智慧。
近期,我们在经贸大讲堂中学习了《弟子规》的第一讲和第二讲。第一讲为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方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八句话告诉我们《弟子规》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第二讲为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告诉我们说:在父母有事情呼叫我们时,我们不应该爱答不理,我们应该赶紧回应父母。父母有什么事情让我们做时,我们不应该偷懒,要认真完成。父母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时,我们应该仔细的听。父母在责备我们时,我们应该顺承父母。冬天要先让父母睡进暖和的被窝里,夏天要让父母凉快,早上起床后要去给父母请安,晚上给父母说晚安,出门时要告诉父母,自己出去了,回到家后要告诉父母,你回来了不要让父母担心。我们如果不和父母一起住,我们不要经常换居住地,不要经常改变自己的职业。
《弟子规》不仅在古代时候有用,在这个浮躁的现代社会依然有用。在学习了《弟子规》的总序和入则孝后,我发现这里面的要求,我还有很多没有做到。经过学习《弟子规》后,我已经开始反省自己的不足,想要改变自己对父母的一些不好的做法。我想,不说我全部都做到,如果我能够做到其中《弟子规》要求的80%我应该能够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吧。
作为21世纪优秀青年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弟子规》。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弟子规》的要求并且加以创新,让它在现代社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