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星期二的晚上,我们会计大专4个班观看了由复旦大学的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里说的关于《弟子规》的故事,让我感受颇深,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弟子规》在清朝康熙年间出现,作者是李毓秀,大家可能不怎么熟悉他,李毓秀是一个秀才,秀才既不能教书,又不能做官,只能开私塾,那么他就创办了一个学校名为“敦复斋”,他不是教学生们死板的知识,而是礼仪、语言之类的,被人尊称为“李夫子”。李毓秀还毕生研究《大学》《中庸》,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学者。从这里我懂得了不管人的学历有多高,我们都要专注地去做一件事,否则一个人将一事无成。
接下来讲了一个金海湖派出所耿所长讲法制科带来影响的故事。为什么耿所长会产生讲法制科的想法呢?因为耿所长发现当今时代,青少年犯罪案例太多了,有必要向中小学生们教授点法制知识。于是,耿所长在各个学校进行了法制宣传。可是一段时间过后,效果并不显著。有一天,耿所长读了《弟子规》,发现自己不能概括的道理《弟子规》中全部都有,他想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融合《弟子规》中的某些语句,也许会有些成效。耿所长也这么做了,在偶然的一次中,他背诵起了《弟子规》中的句子,没想到,同学们也异口同声地背诵起来,这使耿所长十分意外。我这才感受到《弟子规》对我们的影响之大。
耿所长他还和同学们说:“我能一眼就认出逝者骨头是属于男人的还是女人的。”这引起许多同学的好奇心,纷纷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原因。耿所长顿了顿,又说:“白颜色的骨头是男人的,灰颜色的骨头是女人的。因为母亲从怀孕、哺乳期就把营养给了孩子,即使牺牲自己的身体反应,也要让婴儿得到最好的成长。”我明白了做母亲的不容易。想到之前那么不礼貌地对待母亲关心我的行为,我心里就阵阵惭愧,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对妈妈好一点,不能辜负了妈妈对我的期望。
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不是学习和背诵的过程,而是反思自己、自我检讨的过程,就像《弟子规》中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一样,虽然看着简单,但是做起来就有难度了,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努力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