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愉快的暑假即将来临,同学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不妨多读几本书。每本经典都是一个世界,每次阅读都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的相遇,阅读不仅仅关乎作文能力,阅读更关乎我们一生的成长。图文信息中心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阅读爱好,诚意向同学们推荐十本书,这十本书中有小说、散文、诗词等,涉及历史、政治、物理、哲学、科幻等多个领域。现在,将让我们翻开课外书单,开启一场阅读的盛宴吧!
1、《青春读书课》严凌君
这套书有《成长的岁月》、《心灵的日出》、《世界的影像》三卷,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生命读本”,是和学生一起讨论成长中的各种精神命题。《古典的中国》、《白话的中国》、《人类的声音》三卷则可以视为“文化读本”,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栖居于其中的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人间的诗意》是以诗歌为读书课做总结,强调了诗歌与年轻生命之间有一种内在联系,并将所有的阅读、思考、讨论,都升华为纯净而丰厚的心灵的诗。这样一个读本,其实是在倡导这样一种阅读——即“阅读是与精神探索者对话”。
2、《老人与海》海明威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小说,我认为是想看书的人都应该去看一看的,海明威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以摄像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了桑提阿果老人捕鱼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这部小说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纪录:48小时售出530万册! 作品在当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两年后又获得了诺贝尔奖。
3、《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世界女权运动的图腾柱。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4、《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
主人公霍尔顿堪称二十世纪的维特。表面上看,他玩世不恭,行为不端:逃学、撒谎、满口粗话,简直是青春期男孩的典型。内心深处,他又善良又正直又真诚,对一切真实美好的人和物充满了柔情。霍尔顿这样的人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够一眼看透伪善,另一面,他又是天生的精神洁癖,不会自欺自瞒,学不会和卑鄙相安无事,所以他只好逃走。可是无论他逃到哪里,看到的总是庸俗、猥琐和虚伪,所以他只好一逃再逃,所幸的是霍尔顿有个好妹妹。她具有优良而健康的天性,没有被坏的教育污染。她是他精神上的同类,最终是她拯救了他,把他拉回了文明世界。
5、《独自和解》约翰·诺尔斯
这是一部被汉语圈忽视了的杰作。它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抒写了一段青春记忆:刻骨铭心的友谊和无可挽回的错误。成绩好的吉恩和运动健将菲尼亚斯是一对挚友。这种情况很常见,人常常会被对立面吸引。然而真挚的友谊也不能防止人性中固有的竞争和嫉妒,一念之差,吉恩害得菲尼亚斯从树上摔下受伤,运动生涯从此无望。吉恩的良心饱受煎熬,他的心灵在黑暗中挣扎,但也因此在不知不觉地生长。错和罪也是生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从中汲取深度,但也留下永不磨灭的创伤。最终我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独自与自己和解。
6、《偷影子的人》马克·李维
这本书前一半尤其值得好好读一读。有些孩子,他既不是坏学生,也不讨厌,但却总是生活在边缘,默默无闻,被人无视。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幻想自己具有一些隐藏的神奇能力,他们从中获得支撑,得到自我满足。故事里的“我”就有一种特异功能,他能“偷走”别人的影子,通过与影子对话而得知别人心中不可告人的隐秘。当他利用这种能力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他就成了英雄。从故事原型来看,这和蜘蛛侠、美国队长等等没有两样——每个瘦小单薄的孩子心中都有一颗行侠仗义的心。唯一的区别在于:同是拯救他人,美国英雄用肌肉,法国英雄用爱,也许后者更动人。
7、《人间词话》王国维
诗词蕴含大美,这是我读这本书有的感受。安静、清澈、通透……那种精妙,让人回味无穷,遇到某些章节,还会忍不住澎湃的心情,高声朗读起来。这本书很薄,只有78页,但却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这本书最核心的内容包含两部分:一是王国维著名的三重境界理论,即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悬思——苦索——顿悟。二是王国维先生对历代古诗词文的点评。王国维先生的点评,我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精、准、狠、绝。通过他独到精妙的点评,我们能感受到,人类历史上这些璀璨的文学巨星们,他们的大胸襟、大视野和内在精神世界的富饶。他们对宇宙人生的洞察、感触,往往仅用一句词,甚至一个字,就能让读者感知并陶醉其中。从苏东坡到李白,从辛弃疾到李煜,从欧阳修到陶渊明……因为这本书,我看到了他们跳动的赤子之心。
8、《三体》刘慈欣
这是由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在读过这本书以后,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9、《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
这是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苏菲的世界》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这本书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因此哲学是其贯穿始终的主题也就不奇怪了。哲学并非以那种无事可做的人进行深奥思考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为与生活相统一的事物而出现。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10、《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奥野宣之
你会做笔记吗?你的笔记有章法可循吗?你怎样记,决定你记得怎样。《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教你如何用一本笔记将书中的精华用最高效的方式整理记录下来,只有记得好,才能记得牢!
以信息整理术闻名日本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创造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他倡导有目的性地购书,让读书从一开始就充满主动性;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养成随时记录心得体会的习惯;学会摘抄,让原书精髓与自身思维的火花交相辉映;完善整理归档工作,做好的笔记需要反复重读才能凸显其价值。
读书笔记会帮助我们改变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又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如果你也想见证这段神奇的转变,那就从现在开始,随时把笔记本带在身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