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请问您是张主任么?我们是应用外语系小记者……”话还没说完,就是物管中心张主任的热情招待,也许是袁老师提前帮我们联系好的缘故。“是,是,快请坐快请坐。”还对边上坐着的阿姨们喊道:“你们别光顾着坐着,快找板凳。”估计空板凳不多,又说道:“你还不起来赶快让人家坐啊。”出于礼貌我也是连连拒绝:“没事,没事,我站着就好,就一会儿。”无奈“拗”不过张主任的热情,我坐在了他的对面。
保洁阿姨已经联络好了,但到这儿估计还有些时候,等待的空闲我也有些好奇,为什么学校十几位保洁阿姨中,张主任唯独挑中了这一位?我先向张主任一探究竟。张主任说:“作为一名为学校工作七年时间的老员工,她的责任心很强,对事事都很负责任,又身兼保洁班长,具有很强的带头作用,是一位让同事信服和佩服的人,所以多方面综合考虑,“最美保洁员”非她莫属。另外,她还有一个优点——热心肠,在别人有事情的时候,能够主动帮忙,在自己的工作之余,也会协助领导处理一些工作。”说的差不多的时候,门响了,没猜错的话是接受采访的保洁阿姨到了,阿姨给我的第一视觉印象就:瘦;那心里印象就是:敬佩。
我连忙地站起,向到来的保洁员阿姨(看年龄有六十来岁,叫婆婆还是阿姨呢?还是随大众口叫阿姨吧)鞠躬问好,简单地自我介绍并说明此行的目的,坐在阿姨对面开始了我们这次采访之旅。阿姨叫何冬娣,今年六十三岁了,2010年来我校工作,本学期负责七号楼的保洁工作。她每天上下午打扫两次,拖洗楼道,清理垃圾,冲洗卫生间、擦拭楼梯,一套做下来要四个多小时的时间,全天要九个多小时,她每天6点多一点就到校干活,11点多才能吃中饭,下午1点左右再开始干下半天的活。
阿姨说,最累的是每层楼面、楼梯的拖洗,工作量大,但最让她揪心的是一些下水道垃圾的清理,大小便不冲,烟头随意丢到台盆或便坑里,有时需要下手才能清理干净。她希望大家能爱惜环境,自觉维护环境,不要乱丢乱放。
何阿姨是个做事顶真的人,保洁区域的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她都不会放过,消防箱、垃圾桶、门窗、屋顶的灰尘和蜘蛛网等等,都会打扫干净,何阿姨做过的区域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
七号楼虽然是领导们的工作聚集地,但是也总会有学生“擅闯”,何阿姨说,就在刚刚,一位八号楼的学生,到行政大楼里面洗拖把,地面是才拖干净,但学生拖把没拧干,走一路滴一路水,只好再拖一遍。这种情况何阿姨遇到也不止一次两次,但简单点说,学生总能侥幸“逃过”,就是何阿姨自己收拾剩下的烂摊子。
张主任也来插话:“作为一名保洁员来讲,就是每天要扫、拖、擦、抹,保洁工作每天都是反反复复,因为保洁这一块,就像一个人穿衣服和脸面是一个道理,环境卫生好,人工作生活的心情也自然愉快,对人们来说有直接的影响。”
在边上的另一位保洁刘阿姨也有话说;“校园中的卫生破坏现象还远远不是一句两句话说完的,有些人点外卖,远远扔到垃圾桶里,油水溅得到处都是;还有自己带饭来的人,吃过的碗筷,在洗手台上用水冲洗,台面上都是油腻;瓜果皮、盆栽累积在垃圾桶中,保洁阿姨们大多年岁已大,搬到垃圾总站去也搬不动,很是辛苦。”
这次的采访,不像是一对一的对话,反倒是像一次集体的交谈,张主任、几位保洁阿姨围坐在一起,反应学校中存在的现象:上厕所不冲,为了省事教室垃圾扔在厕所里,或者“坑”里造成堵塞,吸烟的人群烟头乱扔,宿舍楼十九号楼后面最让人头疼,烟头、剩下的方便面汤水、衣物、鞋子……都往后面扔,学生去打扫都嫌脏,宿管保洁没办法只能自己动手。
当然,张主任也委婉地解释到:“这些是必然的,作为保洁员们来讲,这都是服务性的工作,学校人多,破坏卫生的恶习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我们也需要珍惜和爱护阿姨的劳动成果,建议同学们垃圾不要随便丢,特别吸烟的人注意安全,现在天气干燥,学校中树叶又多,易燃物也多,要防患于未然。”
最后,张主任简单的讲了一句话:“也希望通过你们,呼吁大家爱惜珍惜环境创造美好的旅商,我的要求也就这样。”
何阿姨接受短暂的采访之后,又急着去工作,看着她花白的头发、伛偻的背影,我想,在旅商工作、学习的人,都是有素质之人,何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他人减少一点负担呢?当然,作为一名保洁人员,拖洗冲刷是自己的本职,但有些工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疏通被茶叶堵塞的下水道,经常更换被报纸快餐盒果皮等等杂物装满的垃圾袋,冲有残留物的厕所,擦被溅得到处是水的洗手台……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工作不易,让我们行动起来,尊重保洁阿姨的劳动成果,让旅商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文/31503周恬恬,图/31501杨奕来、31503周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