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与不同层次的公开课精心打磨不一样,常态课往往更能彰显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尽管水无常形,教无定法,但是合格的常态课还需用常态衡量: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向和意义。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而制定。一般的教学参考书己作了规定。教师备课时只要针对学生实际参照执行即可。问题在于教学过程中能否做到纲举目张,并在起承转合的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体现教学的深广度。2.教学内容适宜。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包括课堂容量是否合适,教学行为是否规范;教案是照搬现成课件,还是有教者针对实际的改造设计。3.教学流程严谨。计划严密,组织到位;导入衔接,突出重点难点;学练结合,课讫有较高的目标达成率。4.教学方法恰当。这点尤为重要。备课不仅仅是备教学内容,更要备方法。好方法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想象、思考、创造。教师因势利导,学生积极主动,会学、乐学,要学,热烈的氛围扑面,想不达目标都不成。5.板书淸晰有条理。一堂课下来,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如果配上规范的粉笔字或一不留神妙手天成潇洒的硬笔书法,果真春风得意,享受游刃有余的快乐。
常态课若能做到这5点不仅合格甚至可以说是优秀。但是,即使朝这个标准去努力,就一定能上好一节课吗?也未必。课堂教学中还有诸多偶然的因素制约。对此,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主动积极应对消除影响课堂教学的非目标因素,及时管理好教学环境也很重要。比如,坚持有仪式感的上课,郑重交待学习要求,关注个别学生的情绪,即时管理教室环境秩序等。(及时调控电灯光,风扇声,空调冷暖及操作间水火气源等)课堂上这些非目标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干扰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不合时宜的风扇噪音,对于分贝相对较低的教学声音形成了直接干扰,不该亮的灯光也影响板书效果,也不切合厉行节约建设课堂生态环境的初衷。往大里想,这也是教书育人的常态。
常态课考验教师实力。常态课合格,公开课不会差到哪去。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冬奥会上中国九个冠军,没有十几年常态的刻苦训练那得国旗高升国歌奏响的荣耀!
建议青年教师尤其非师范专业的教师沉下来系统地读一读专业课的教学法。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有别于舞台表演的教学艺术。介于专业技巧与广义表演艺术之间,是艺术与科学的联姻。不是说你有表演天赋就可以的。这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知识情感与教育技术的碰撞,是目中无人和胸中有数的和鸣。教有所成的教师在三尺讲台展示的艺术魅力是表演艺术无法企及的。凭什么?就凭所有的表演艺术家都曾是教师的学生或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