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旧版网站
 
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科研督导 > 督导专栏
道无术不传
来源:督导评估处   作者:尤敬东    日期:2019-03-25   浏览量:10199  

开学以来,听取了十几位老师的二十多节文化课,总的感觉是严谨有素,教法灵活。

严谨,体现在备课、课堂管理上;   灵活,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略举一二佐之。朱婷婷老师为讲清"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问题,精选案例,引经据典,联系哲理,点击文本,逻辑清晰,表达通俗,有效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力。为加强学生的文化自觉,陆放老师在课前三分钟检查课堂作业完成情况,指导学生考试答题规范;朱烨老师课前督查学生数学作业完成情况,让我想起了中学班主任的大局意识,对于督促学生文化课均衡学习非常有意义。教学需要管理,管理是更有效的教学,教师具备严谨的管理意识甚至胜过灵活的教学方法,所谓不怕做不到,单怕想不到。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都能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而有活力。刘筱婉老师在讲授"做人德为先"的过程中,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不照本宣科,也不生搬硬套。得知有些孩子都不熟悉校园内季子雕塑时,果断地引导学生走进常州人文始祖季子园,感受先贤“以德立言、以品立人、以善立行"德行元素,还结合常州市一吊车司机勇救落水公民并谢绝酬金的善举,近距离面对面调整学生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行为规范的道德认知,使德育课原本一脸严肃,一腔抽象,变得一堂生动,如沐春风。这类严谨与灵活诚可信手拈来,恕不一一例举。总之,新学期中,课堂教学的变化呈现明显,备课及教法,尤其寓导于教方面,令人耳目一新。

几位语文同行的教学也有圈点之处,尤以处理语文基础知识见出功夫,针对性突出。本人的专业局限,始终坚持阅读鉴赏并重的大语文教学思路,将更有利于提升职校生的人文水准。 李煜《虞美人》、柳永《雨霖铃》都是词中精品。前者抒写帝王亡国之痛,后者抒怀小我离别之情。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十六七岁,其学历阅历与判断力都还远远不达,想在一节课中弄明白,则难为万能的语文教师了,即使你衔为硕士博士或博导名师!既然教学计划如此,则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一套符合学生认知的教法。结合注释熟读成诵,找出中心名句摡括诗词内涵,适当分析归纳修辞技巧。教师的讲析引导应为主角,不必为强调学生自主而压缩知识容量。学生自主、教师主导不能一概而论,自主是有条件的。古典诗词教学受制于学生文化内存的丰膄薄弱,审美力-鉴赏力决定其认知力。若得知情达意,唯先知人论世,此其乃教学古典诗词的利器,也是教师主导的方向盘。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是当代散文名篇,其精神家园的深厚涵咏潜藏在寻常的字句里,具有哲人的智慧。若无反复吟诵,单靠零碎的问题思考,中职学生的审美判断力无法领悟其中的智慧。通过不同方式的反复阅读,或许能达到理解其意旨的教学目标。理解了的才是记忆了的。语文的审美功能千万不能边缘化、碎片化。语文课,必须花大力气指导学生深度阅读,读出汗来,入骨其中,感悟作品的灵魂,心肌就会放电,鉴赏就将顺理成章。语文课必须重视语文的味道。即使有应试的要求,也不能放弃阅读理解而选择实用性肢解。这仅表达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

老话说得好,  道无术不传,术无道不久。术就是教法。课堂教学就是道与术的展示,道与术相辅相成,方能成就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二者偏废不得。有道是教无定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规定的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实现教学目标,就是实用之法!课堂教学之术,属于备课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