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旧版网站
 
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动态
“我们一起悦读吧”好书推荐47——每一本的典籍,都能带来一场顿悟
来源:图文信息中心   作者:汤欣    日期:2022-10-13   浏览量:6751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字句中,讲述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篇目里,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在告诉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而又将去向何方。

品读典籍,感悟人生。读典籍长大的人,可以从更加广阔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可以从小就树立自己的远大志向,也许会比别人少走很多的弯路。

01.《周易》   姬昌


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换星移之间寻找乾坤变化、万物始终的规律。推天道以明人事,一部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述天地之道,究万物之理,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揭示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这本书穿越了多个历史时期,带领读者感受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歌颂先贤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美德。

02.《道德经》  老子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03.《论语》   孔子及其弟子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论语》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04.《史记》  司马迁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05.《孙子兵法》  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与其说《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更不如说它是给予我们生活智慧的“哲学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