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新学年开始了,校园里多了一群新跨入校园的萌新小可爱,他们的眼睛里流露出好奇与欣喜,他们满怀着理想和憧憬在这里开始独一无二的故事,翻开人生新的篇章。亲爱的小萌新们,在新的征程里,时刻提醒自己正在慢慢长大,遇到事情不能任性冲动,要成熟理智地处理各种问题。
周国平先生在《灵魂只能独行》里曾写道:“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今天这5本书里的人,全是在成熟路上达到终点的人,从孩子到成人的历程,全都凝练在这5本书里了。
1.《干法》 (日)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日本“经营四圣”中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松下幸之助”。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是日本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都位列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临危受命,稻盛和夫以78岁的高龄出任日航的CEO,重整问题重重的日航。他最为人称道的,不是经营上的方法或者心得,而是他被很多人视为“宝藏”的人生哲学!这本书就是稻盛和夫对自己哲学毫无保留的传授。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把个人成长视为“对自己人生负责,他没有让父母、社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而是自己主动、无条件地从生活各个方面获取成长。这也是稻盛和夫能够“迷恋工作”、“抱着产品睡”最本质的原因和最坚定的信念来源。他还坚持“敬天爱人,自利利人”,意思是不执拗于改变不了的结果,在人力所能及的地方寻求自己的利益,并兼顾他人利益!这是这个伟人留给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最宝贵的人生指南。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读读他的《心法》、《活法》、《成法》等其他书籍。
2.《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德) 艾克哈特·托尔
这本书豆瓣评分9.2!作者向我们保证:那份对痛苦之身的知晓,就足以开始转化的过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接纳——允许自己在痛苦之身爆发的时刻完全地去感受当下的感觉。而随着全人类觉醒的到来,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将会出现一个新世界——人类不再认同于小我的心智,因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内在自由。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通过心灵觉醒走向成熟的人的所思所想。年轻时的托尔是英国的一所大学教师,他曾被无数生活中的烦恼搞得一塌糊涂,在29岁的某一天,托尔忽然发现自己整个青春全都被各种情绪耗费虚度。他从此不断思考与领悟,让心灵与自然相通,得到了发自内心的平静,成为了西方著名的心灵导师。
或许探寻内心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需要不停地审视、否定自己,但是只有经历过这种痛苦,才能得到一个更加成熟的自己!
3.《少有人走的路》 (美)斯科特·派克
斯科特·派克,杰出的心理医生,他的杰出不仅在其智慧,更在于他的真诚和勇气。儿童时,他就以"童言无忌“远近闻名;少年时,他又勇敢地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毅然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当上了一名心理医生。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本书副标题叫—心智成熟的旅程,心智成长类必读的经典书籍。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会思考的、更有理解心的人。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心智成熟无疑是一条难走的路,但雨过天晴,你将迎来的是整个人生的自由和蜕变!
4.《传习录》 (中)王阳明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明代王守仁所著,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括了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在:“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当代,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在社会飞速发展,欲望和内心无法相互妥协的今天,研读传习录,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无疑是很有必要。
5.《不抱怨的世界》 (美)威尔 鲍温
《不抱怨的世界》是畅销全球80国的世界级励志书,世界500强企业团购率第1,冯仑、唐骏、张德芬、奥普拉感动推荐,美国亚马逊、台湾金石堂、诚品书店心灵励志新书销量第1名!
这是一本震惊世界的心灵励志书,它用一只手环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据不完全统计,该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人参与了“不抱怨”活动,并迅速蔓延到全球80多个国家。在美国《时代周刊》与《纽约时报》联合美国NBC电视台发起的“影响你一生最重要的一本书”投票中,它仅次于《圣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推荐这本书时说:没有人能拒绝这样一本书,除非你拒绝所有的书。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本书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