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有部分同学发现自己一看书就犯困,看不进去,更喜欢看视频。我觉得这可能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在有一些阅读障碍了,但是没关系的,只要坚持每天阅读几十分钟书,慢慢地养成阅读的习惯就好了。暑假来了,为自己立一个“flag”吧,每天坚持阅读,锲而不舍,当你真正爱上阅读,你的心灵一定会丰富而平和,你的人生一定会美好而辽阔。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困境,比如人际交往、亲密关系、行动力不足......而这些问题,其实很多都在心理学领域得到了解决,这一期我就给大家推荐5本越早看就越少走弯路的高分心理学书籍。
1.《少有人走的路》 (美)斯科特·派克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它出自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斯科特的杰出不仅在于他的智慧,更在于他的诚恳和勇气。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什么是少有人走的路?就是走向成熟,从而懂得如何健康爱人和被爱的路。
在浮躁的当下,这条最重要的路,却鲜少有人真正关注。这本书是用作者整整一生的从业经验和案例写成的,他在前言里说,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唯独不能拒绝成熟。拒绝关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就是规避痛苦,从而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潭。这本书,几乎包揽了一个人一生中会遇到的所有心理问题,还从原理分析到如何实践走出困境,都讲得明明白白,所以一上市,就连续20年,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看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要是早点看到这本书就好了。
2.《身份的焦虑》 (英国)阿兰·德波顿
什么是身份的焦虑?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对自身社会地位的焦虑。升学成功了吗?找到工作了吗?升职了吗?工资多少?数不尽的问题,都在让我们的焦虑与日俱增。这本书里,阿兰·德波顿把焦虑的成因进行了深度总结:我们之所以被无边的焦虑困扰,是因为不懂得内心真正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太容易被周围的价值观捆绑,以至于总在患得患失中焦虑。
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一方面,你会惊叹于德波顿广博的知识,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为你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人类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你会渐渐审视自我,发现许多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动摇和解体。想要摆脱焦虑,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读书,思考,学会增加灵魂的重量。想拒绝浮躁,就要懂得从内心探寻自我的价值。
3.《亲密关系》 (美)罗兰·米勒
作者是美国作家罗兰·米勒,他是美国休斯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从事亲密关系教学,看作者身份就能猜到本书是一本教科书,讲述了人际关系的构成、本质,以及诸多影响因素等等,让读者对人际关系能有个系统的认识——只有先认识了,才能更好地去实践。
什么是好的亲密关系?怎样维持这段亲密关系?......关于亲密关系,你能想到的所有困惑都在这本书里了。书里不仅仔细分析了亲密关系的全部类型,还有很多有趣又不乏深刻的案例和实操建议。难怪美国某些大学将《亲密关系》作为人际关系课的必读教材使用。比如在一段关系刚开始时,我们忍不住会理想化对方的形象,但随着相处,激情逐渐消退,对方身上的瑕疵和小毛病统统都暴露了出来,作者说,这并不意味着爱的消失,而是亲密关系的真正开始!一段健康的关系,要学会调整自己不恰当的期待。因为不切实际的期待,其实恰恰来自我们自身的匮乏。我觉得,归根到底,只有学会怎么爱自己,才能懂得怎么建立好的亲密关系。
4.《心流》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了,幸福感却越来越低?
手机里过载的信息、堆积成山的外卖盒、悄悄侵吞时间的短视频......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成天生活在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惶恐里。如果你也曾有过这些状态,那你一定要读读《心流》。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对读者来说,这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这本书就是让我们懂得如何进入“心流”,无论工作还是娱乐,都能更好地专注沉浸于当下,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幸福。
5.《拖延心理学》 (美)简·博克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试问有几个不拖延的,很多人的印象里,“拖延”总是和“懒”、“缺乏自制力”直接挂钩,但《拖延心理学》却揭示了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拖延成因:拖延症患者其实大多是完美主义者,因为有着潜在过高的预期,所以在行动前,就预设了巨大障碍,继而开始逃避。
本书的作者有着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那么,如何克服拖延呢? 这本书里就收录了不少了极为容易上手的小措施,可供读者实践!比如,将一份内容繁杂的工作,切分成15分钟的小时间段,并设置一些小的目标和奖励。目标变得易行和触手可得后,做事的积极性也会大幅提高!想彻底告别拖延,提高行动力?读完这本书就是一个最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