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旧版网站
 
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动态
“我们一起悦读吧”好书推荐36——这5本家书,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也非常有借鉴意义
来源:图文信息中心   作者:汤欣    日期:2021-05-31   浏览量:7978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书,传递着一个家的家风,家教,家训,是家的代言,是家族迭代传承发展的基石。读家书,可透过家书穿越历史,透过家书审视关系,透过家书阅读人生。  

读书有心,做人智慧。曾国藩、傅雷、梁启超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告知子弟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家书。小家书折射着修身齐家治国的大智慧。读古人家书,带来的是现代启示。

 1、《傅雷家书》   傅雷

1.png

提到家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傅雷家书》。它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每封家书中,满满都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沉又炽热的爱意。傅雷耐心教导儿子如何精进学业,与儿子一起讨论音乐、国学、美术、历史……关心课业之余,他还教导儿子如何做一位绅士,比如在别人家做客,戴围巾、手插口袋,都是不礼貌的;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教导,让长子傅聪成为风度翩翩的钢琴家。而且相比不善表达的传统父母,傅雷毫不吝啬表达对孩子的思念:“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你…”这份爱子深情,真的让人为之动容!

2、《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

2.png

有人说,梁启超一家堪称中国家庭教育的楷模,因为他们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家子女个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九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家庭中出了三个院士这也是极少见的。

如此的家教成绩,很多人一定觉得,梁启超是位超级严父吧?读完他的家书,你就会发现,梁启超其实是一位超级有爱的慈父!

他称呼孩子为“宝贝”,对子女说:“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感情,十二分热烈。”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安慰因车祸休学的儿子梁思成:人生很长,绝不只一年半月,因此不要着急。他鼓励孩子要全面发展: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种田是一样的。他细致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所以他的孩子个个成才,成为美谈。这本书选了部分有关个人修养及学业方面的内容,供青年朋友们自勉。

3、《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3.png

提起曾国藩,大家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曾国藩从小资质平平,但他却以中人之资,实现了人生逆袭。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就在《曾国藩家书》中。

里面蕴含了曾国藩一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谈修身,他讲究勤与恒,要“一日三省”,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谈治家,他主张勤俭持家,教育子女,只要有学问,就不愁没饭吃;谈治国,他认为会用人比会做事更重要,要“有了功不独居,有了过不推诿”。其实《曾国藩家书》也不止是写给曾公的亲人看,我想他又何尝不是为时常告诫自己而写,这本家书就像曾国藩的“内功修炼手册”。

4、《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美)  洛克菲勒

4.png

洛克菲勒,是史上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家族绵延六代,至今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信里,洛克菲勒除了给儿子分享赚钱秘笈,更在学识、品格、人际、事业、生活等方面提出许多宝贵忠告。比如:关于交友,他说:“拒绝和两种人交往,第一种是完全投降安于现状的人,第二种是不能将挑战进行到底的人。”关于工作,他说:“如果你视工作为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我相信这些中肯的忠告,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也非常有借鉴意义。

5、《奈保尔家书》    (英)奈保尔

Y8Q}7ROU7E6L54[O{82)IH3.png

奈保尔——21世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小说成名,这跟他的老爸很有关系。虽然儿子的写作才能绝非做父亲的所调教,但他在每封信里都流露着对儿子的殷殷期望。本书以时间顺序写成,既是一部奈保尔的成长史,又是一本不同寻常、感人肺腑的通信集。在这些父子之间的往来书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壮志未了、为家庭所累而心力交瘁的老人;以及立志在广袤的文学沃土上耕耘的年轻人形象。

老奈保尔是个普通人,是一个不得志的小记者,怀抱文学梦想,却一辈子壮志未酬,穷困潦倒。但他虽然人穷,却绝不志短,更教导孩子梦想一定要远大。宁可自己穿破皮鞋,也要支持儿子追求在旁人看来不切实际的作家梦。即便没钱给女儿置办嫁妆,贷款也要让女儿完成学业。他教会孩子在阴沟里仰望星空,这种豁达乐观的精神,最终指引孩子们走出贫困的阴霾。看完这本家书,你一定会对这位平凡又伟大的父亲,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