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旧版网站
 
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动态
“我们一起悦读吧”好书推荐30——5本堪称“人生指南针”的书,献给刚刚开学的你
来源:图文信息中心   作者:汤欣    日期:2020-09-08   浏览量:7576  

小伙伴们,开学啦!每个人都想渡过一个愉悦而又充满意义的学期。新学期,新气象,新起点,我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份开学书单,本本都是“早点看到就好了”的人生指南书,为你的新学期充电打气,相信你会在这些书中产生深深的共鸣。愿同学们在新学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01《跨越式成长 》 (美)芭芭拉·奥克利

我们中有一些同学可能是听从父母劝告,选择了现在的这个专业,但是是否有同学后悔没选自己更喜欢的专业?是否有同学遗憾前几年没有认真学习?有同学想努力改变现状吗?

其实,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面临着许多职业发展与人生选择的难题。有时候,我真想来次穿越,一觉醒来,重启人生。那么,现在想重启人生,来得及吗?当然可以,《跨越式成长》就是这把帮你重启的钥匙。

这本书的作者芭芭拉·奥克利教授,自身就是一位神奇的跨界学习者,她走遍全球,为我们讲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人生案例,也介绍了许多能够应用在生活中的神经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她提出了“思维转换”的概念,即一种由学习引发的深刻变化,重塑你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你实现跨越式成长。这本书非常美好的践行了孔夫子所说的“君子不器”。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看看芭芭拉·奥克利教授的代表作《学习之道》,这本书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出发,跨学科解读学习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此书长期高居美国亚马逊学习类图书的榜首,是一本学习神书。看过这两本书的你肯定会秒变“学霸体质”,想不进步也难!

1.png

02《约翰·克里斯朵夫》   (法)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我的眼中,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个配得上“英雄”称号的人。不过,他战胜的并不是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敌人,而是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和不顺心。他出生在一个很不幸福的家庭里,早早看透了生活的辛酸,为了谋生,不得不去做被当时人们视为的下等工作,还经历了恋人背叛、朋友陷害种种坎坷,好不容易在音乐上取得了成就,又被同行嫉妒,铺天盖地的恶评差点淹死他……每一次我以为他要放弃音乐梦想时,他都会用强大的意志力坚持下去,最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了世界级的音乐大师。看着他登上巅峰的那一刻,我就突然明白了这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2.png

  03《刀锋》 (英) 毛姆

这本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刀锋》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还在于它是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蕴的小说,一部关于终极价值的书。毛姆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凝聚于这部作品中,书中有他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影子。小说表达的主题是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 

我真的很佩服这本书的主人公拉里。他出身显贵,一表人才,还因为战争中的表现成了英雄,赢得了美丽的未婚妻的芳心,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可是他最后还是放弃了千万家产,独自踏上了周游世界的旅程,甚至跨越重洋,来到中国和印度,就是为了回答心中的终极之问——人到底应该怎么活着?在我看来,他的舍弃令人肃然起敬:因为要抛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欲望和虚荣,放弃唾手可得的美好生活,在其他人不解甚至嘲讽的目光中,听从内心最深处的呼唤,只身一人踏上追寻真理的苦旅,真的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3.png

 

04《天使,望故乡》(美)托马斯·沃尔

这部小说有浓烈的自传色彩,从主人公尤金父母的身世、他的出生一直写到他大学毕业。这是一部琐碎的大部头心灵日记,犹如一条由音节构成的密西西比河,肆意流淌,美丽动人,清澈见底,并且也像密西西比河一样,常常滞流污浊。

原先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托马斯·沃尔夫可以成为和海明威齐名的天才作家,直到我读到了他写于29岁的处女作《天使,望故乡》。他笔下的小镇青年尤金,其实就是他自己,生活在消息闭塞的小镇,没有能和他合得来的朋友,可是在无数个因为迷茫而失眠的夜晚,他没有选择借酒消愁,而是坚持作家梦,在阅读中释放自己,在写作中自由驰骋,哪怕身在闭塞的小镇,也没能阻挡他对外界的向往,最终,他走出了闭塞的故乡,去哈佛求学,在更广阔的世界里,用手中的笔创造出了众多令人惊艳的作品。 哪怕再迷茫他也没有任由自己荒废时光,而是用梦想把自己拉出了生活的泥潭,我想问一句,这样的人不成功,那谁还能成功?

4.png

05《德米安》德) 赫尔曼·黑塞

成长的路上,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迷茫期,而真正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是迷茫期之后的选择——是褪去青涩,还是继续沉沦? 这本书的主人公辛克莱就面临着这个问题。因为不良少年的威胁,他被迫学会了酗酒等一些不良习气,在他即将迷失自我时,德米安出现了,此后,他每次迷茫时,德米安都会及时给他指引,在德米安的帮助下,辛克莱终于获得新生。起初,我觉得这个故事很不真实,现实中,谁能一直这么及时地帮助自己呢?

我们先一起来读一个精彩片段——德米安对辛克莱说:“亲爱的辛克莱,我不是故意要说一些让你不开心的话,而且,我们两人都不知道,你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才这样酗酒。但是你的内心却知道,它支配着你的人生。知道这一点就好了,我们心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愿,一切都做的比我们更好。”

读了这段后,我突然就明白了,德米安其实就是主人公辛克莱的另一面,堕落还是新生,决定权其实一直在辛克莱自己手中。《德米安》,换成向内的维度,开启了“通向内在之路”。最艰难的道路,应该是通向自己的道路吧,但每个人都有巨大潜能,所有优秀的人都是自我成长。

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