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要求选手根据比赛设定建立工业产品数字模型,并完成产品加工制造准备,编写相关设计、制造文档。比赛的主要环节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分别考察师生对工业产品设计基础知识和行业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师生读图建模的能力,对各类产品功能和外形结构的设计能力等。三个小时的赛程,考验了参赛师生对工业产品设计的读图能力、建模能力,对产品结构合理性与功能性、产品功能动画与渲染效果的把握,以及产品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检验了他们规范意识、职业习惯、职业素养等多方面素养。最终申彦娇老师获得教师组一等奖,41503班罗伟东获高职组一等奖,41605班连笑获中职组一等奖,朱勤老师获教师组二等奖,41501班汪鸿翔、41608班张培霖分获高职组和中职组三等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000多道题目中随机抽取300道进行作答,不仅是对该项目的师生专业知识的考查,也是对记忆力的考验。在备赛训练过程中,学生们理论知识的缺乏,对知识的记忆不够重视,是让电子教研室主任朱勤老师和主教练申彦娇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因此只能每天强制要求同学们完成一定的题目量,并设置达标标准,不达标不结束训练。尤其在操作考试的备赛中,教练制定了阶段性的训练目标和方法:一是国赛题目的速度训练。国赛题目是很好的训练素材,要求学生达到阶段性的速度要求,从一个半小时完成一个复杂产品的读图建模到半个小时完成,这其中将一个完整的产品结构进行关键零件的拆分,从草图练起,再到一个零件,不断的压缩建模时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模拟考试,营造真实的比赛氛围,他们也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二是机械图纸的读图,从队员刚来到集训队开始,就从最基础的三维读图能力开始练起,机械图又不同于产品图,它在这个环节的备赛过程中,更偏向机械专业的知识,对我校各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占优势,做到零基础入门到不仅能够看懂图纸还能通过建模方法还原三维模型实属不易。三是各类生活或专业产品的设计,这要求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品大类和一些机电产品有很好的认知。因此教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产品,其有什么功能,功能如何达到合理分配以及原因,产品的外观设计要符合人机工程学,产品配色要符合不同人群等等。这一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设计和想象能力,多看多画多比较,速度上也要得到控制,还要对自己设计的产品能进行图文并茂的说明。这都需要教练在各个方面给予全面的指导,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训练内容和高压的训练目标激发学生的能量。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项目提高了对读图建模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看懂图纸并进行准确的建模,因此教练把重点放在了速度训练上,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速度提上来,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更加完善地完成整套题目。
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契合了目前行业上非常流行的创客文化,在3D打印技术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努力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融合了创意、设计和制造。同时也把很多传统制造技术无法完成的产品通过这项技术完成建模和制造,不管从个人还是行业来看都是一项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日后,创意信息系也将逐渐把这一产业融合到课堂和专业建设上。
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参赛师生的默默付出,厚积薄发,更离不开全校、全系备赛的众志成城。此次勇获三金,使得大家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在接下来的各项工作中,创意信息系将不断总结,勇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