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为检查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的完成情况,总结信息化建设模式创新及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根据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的工作安排,中央电教馆组织专家开展首批职业院校中期评估工作,专家对提交的评估报告及佐证网站材料进行综合评估,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下,我校顺利通过评估,并将于2018年1月11日在广东顺德接收授牌,同时学校作为17所院校之一参加信息化建设成果展示会参展!
学校自2015年创建实验校以来,依据学校《“3721”信息化建设方案》,遵循“小应用·大集成”的信息化建设原则,采用服务本地化的迭代式开发路径,逐步建成了校园信息化生态系统。
2016年学校重点以数据集成为抓手,夯实基础设施,完善数字校园建设;加快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空间应用,重构教与学模式;深入推进电子校务系统的应用和数据共享,创新应用服务;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把握重点,着力打造知识共享工程,促进师生发展四个方面强化基础,打造多重学习空间,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学校被评为21所在数字校园建设方面具备特色与亮点的实验校,同时学校信息化建设案例被教育部职成司评为典型案例。
2017年度在模式及策略上创新,着力打造信息化生态环境,在学校党政及各部门、系部总结提炼基础上形成2017年度中期报告,并同步完成中期评估佐证材料网站。
一、实施无线网络全覆盖工程,解决了信息化教学中无网络或网络不畅的痛点,使得网络学习蔚然成风,教学平台访问量不断刷新记录。
二、采用迭代开发、内耦外联的建设原则,不断丰富电子校务系统的功能,在学校综合收费、教学与诊断等十多个信息化模块的建设实践中,创建了适合学校内部事务信息化处理的解决策略。
三、通过我校自建的省市技能大赛辅助学习平台、基于超星教学平台的“三明治”式产教融合的经贸类专业实景实训平台的建设,构建了互联网+技能教学、互联网+实习教学的新模式。
四、构建了“125”框架的学校门户网建设范式,一个电子帐号、二个模式、五种形式的学校门户网访问方式,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
五、建设成效:
1.夯实了学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2.构建了互联网+技能教学、互联网+实习教学的“三明治”式产教融合的实训教学新模式。
3.增强了师生的信息化体验,促进了师生教学、学习行为方式的转变。
4.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变革及内涵建设,探索并形成了学校收费综合解决策略、教学与诊断综合解决策略、技能教学辅助学习解决策略。
5.建构了五位一体的学校宣传体系,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打造了一张信息化时代更加高效、智能、便捷的新旅商名片。